东富龙:创新驱动,挺进国际市场,用20年跨越50年技术差距!
冻干产品听上去小众,却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血制品、疫苗、生物制药…也正因此,在制药行业,冻干机设备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制药设备。
但在20多年前,中国的制药水平仅处于全球的“第三梯队”,当时要求高一点的国产制药厂商只能选择买进口的冻干机设备来制造,国产的技术处于完全跟不上的地步。
当时的人们大概是无法想象今天的局面——合资、国产的冻干机设备占据国产制药企业购买的主要市场。
50年的技术差距,一度落后的中国药企如何用20年追赶?
在当时,美国、西欧、日本身处第一梯队,药物研发实力强劲;处于第二梯队的代表是印度,身兼帮助全球制药企业“加工”的重任,而尚未走出国门的国产制药处于第三梯队,要想在制药设备上“改朝换代”大多离不开两条路:一条,是从进口设备厂家引进更先进的设备,比如我们熟知的GE、赛多利斯;另一条是从本土的制药设备厂商中挖掘其中的佼佼者。
而这两条路的差距之大,用一组数字足以呈现:价格上,十倍差距;技术水平上,30-50年距离,缩短价格和质量上的差距是摆在本土制药设备供应商门前一道最重要的门槛。
力量悬殊的较量,国产制药企业力挽狂澜的背后,到底经历了一场怎样的殊死搏斗?
也许,国内最大的冻干机设备制造企业——东富龙(股票代码3001710)的亲身经历可以还原故事的始末。
伴随着中外合资的大潮,国产药企得以接触到第一梯队的领先技术。对外资企业而言,这是用技术换取一个高速成长的市场;于本土企业,这是“偷师学艺”的最好时机。东富龙正是由此展开与世界制药“第一梯队”追赶、合作、竞争的飞跃式成长。
1993年,东富龙创立,2000年东富龙与日本共和真空开始初步的技术交流并于2004年合资成立上海共和真空,同年,双方第一次将制药设备销售到海外。十年时间,他们完成了设备的首次重要突破,那一年,他们的海外销售额突破了100万美金。
因应国际上对于医药认证有着严格要求,1998年中国出台了更加符合国际惯例的GMP(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作为制药企业的强制性标准,它第一次对于医药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了极其详细和严格的规定,并由此开启国产医药发展的新旅程。
再后来,随着操作无人化、流水线化对制药设备运转体系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先的单机运转离不开工人作为“中介”,信息化程度高的系统化制药设备成为了制药工厂的改良必须。
在全新的市场需求下,结合之前在积累的自动化技术,2008年东富龙卖出第一套自主研发的系统设备,在这套设备的辅助下,制药企业可以完成流水线作业,这是国产制药设备对安全、洁净技术升级的里程碑。他们曾经做过一次统计,系统化的出现,帮助工厂将成品率提高了2%-3%,人工上可以减少20%-30%。也正是这次技术升级,让东富龙成为了佼佼者,在那时,可以满足提供系统化GMP标准制药设备的国产制药设备供应商可以说寥寥无几。
从最初的合资“学艺”,再到扛起杰出国产药企设备厂商这面旗帜,向来“低调做事”的东富龙从来不忘生存下去的丛林法则,那就是“保持创新”。
对于东富龙而言,另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是2011年2月1日,东富龙在深圳创业板上市,正式登陆资本市场。上市带来的巨大转变,不仅仅是融资功能、人才招聘能力都得到提升,更拥有整合资源深度创新的机会,并进入一个在规模上、技术上快速奔跑的新阶段。
一直以来,东富龙希望为客户搭建一个自动化、信息化的智慧药厂。据悉,该智慧化工厂取名叫KuFill,主打灌装。这个从2008年开始起步设计研发的一体化智慧工厂,经过5年的打磨于2013年得以揭开面纱。
2015年,东富龙将这种总包模式应用在了国药集团旗下国瑞医药的冻干三车间,这期工程的主要设备工程供应商由原来的10家变成现在的东富龙一家,项目金额近1.5亿元。东富龙为国瑞药业提供了除土建外的所有设备和工程设施。
不单看重药品质量,东富龙更重视制药设备质量,设备好坏直接决定了药品的安全性和效果。过去,中国的制药设备在价格上落后进口设备十倍,技术上落后30-50年,这其中,最关键的是细节理解出了问题。根据统计,在过去的24年,东富龙帮助了中国近三分之一的制药企业完成了制造升级。
2015年,医药行业在政策压力下拉开了洗牌大幕,2016年,一大批医药新政继续出台并执行。“淘汰赛”背后,是中国政府对于制药行业的规整决心。在这其中,于制药企业而言能否通过新版GMP认证、并且经受高频率“飞检”考验,成为了能否打赢这场战役的首要核心。而东富龙要做的,就是帮助这5000多家注册在案的中国制药企业来一场基于生产设备之上的工艺革命。
东富龙的创新,离不开早期的谋篇布局。
在它看来,把握趋势,就是把握未来。
多年来东富龙一直用行动在把握趋势,无论是熬过生存期还是高速迸发期,挑战与机遇之间,总是压力重重,但坚信深耕布局,方能远见未来。在一次次的技术变革之下,事实上东富龙的运营离不开一套完整而稳定的信息化支撑体系。
讲到信息化,东富龙可谓早有布局。伴随着快速成长,东富龙由单一工厂发展为集团性公司,业务规范操作、管理规范运作及至精细化的管理要求不断提上日程。多公司、组织变化、管控差异带来的业务运作规范性复杂度提升,集团在管控、管理层面难度增加,如何有效地把未来几年的愿景落实为微观流程,并通过IT进行固化提升,需要有通盘的IT规划策略。
为了更好地支撑业务发展,早在2006年,东富龙便携手鼎捷软件提出IT规划项目,引进鼎捷ERP管理软件,并致力于信息化一体化的实现。迄今为止,双方的信息化战略合作已经超过10年。多年合作的默契,只因一起朝着共同的信息化初衷前进:
建立满足集团业务发展需要的信息管理系统,强化东富龙的集团管控模式:实现财务,业务分级控制的集团管理模式。
以业务流程运作为导向,以价值创造为目标,将企业资源应用集成。实现企业应用信息平台的统一管理、整体规划和系统优化。
用信息化固化业务流程规范,建立全面支撑业务运作、经营分析、绩效评估、管理审批、信息共享的信息平台。
进行数据的统一管理,进行基本数据编码规范工作,制定相应原则,进行信息的集中管理。
实现IT服务高效目标,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良好的服务,高效的完成IT建设项目,保证IT基础设施、应用正常运作,高效的解决客户问题。
建立以安全、高效的网络基础设施为底层支持系统,建立安全可靠的服务器平台和应用软件,提供软硬件相结合的安全策略,保证信息的安全和可靠。
秉着「全局项目为先;效益驱动、应用为先;分步建设、稳健推进」的信息化布局原则,东富龙多年来的信息化深耕已经取得以下成效:
置身于制造服务化的大时代,作为全球制造业价值链的主要增值点,服务化既是国际产业竞争的焦点,也是制造企业走向高端的战略必争领域。走向服务化、迈向国际化,是东富龙一直坚守的初衷。24年来,它从初创到上市,下一个五年计划是走向世界。相信携手鼎捷软件,在信息化的全方位护航之下,一个服务化的东富龙、一个国际化的东富龙正在迈向世界。
Copyright © 绵阳卓想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蜀ICP备15009076号